<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中国政府网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动态 > 海洋

        广东筑牢蓝色屏障从海岛海岸带保护修复到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2022-10-20      来源:中国自然资源报     作者:郭婉华 王琼 王一帆
        【字号: 】【打印】 【关闭】  分享到:
          

          当第一抹朝霞从南粤海平面升起,活泼可爱的中华白海豚跃出珠江口水面,嬉戏追逐;大亚湾与红海湾交界,憨态可掬的绿海龟探了探头,又继续徜徉在蔚蓝海洋中;“海岸卫士”红树林在南海之滨逶迤绵延,树下鱼蟹相争,半空鹭鸟翩跹;岬角环抱中的青澳湾碧色如洗,绿林奇礁与银沙细浪交相辉映……一幅“水清、岸绿、滩净、湾美、物丰、人悦”的美丽画卷在广东的海岸边徐徐展开。

          党的十八大以来,广东致力于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系统推进美丽海湾建设、海域海岛整治修复、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海洋生态保护修复,构筑海洋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积极建设全省海洋生态文明,不断擦亮海洋生态名片。

          筑牢生态护海屏障一个夏日的夜晚,绿海龟“湘湘”产下了127枚海龟蛋,这是湘湘在今年夏天产下的第六窝蛋,50多天后,77只小海龟破壳而出,奔向大海。

          这是发生在广东惠东海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场景。这里是中国大陆18000千米海岸线上海龟的最后一张产床。2017年,海龟保护区突破了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绿海龟的人工繁殖技术,2022年又实现了同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的红海龟人工繁殖。

          目前,广东各级涉海自然保护区共计87个,保护面积达49.5平方千米,其中已批准建立的国家级海洋自然保护区有7个。建成国家级海洋公园6个,数量和面积均居全国首位。保护对象涵盖中华白海豚、海龟等珍稀濒危物种,珊瑚礁、海草床等典型海洋生态系统,广东鲂、光倒刺鲃等水产种质资源及其产卵场。为推进建设以国家海洋公园为主体、海洋自然保护区为基础、各类海洋自然公园为补充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打下坚实基础。

          十年来,广东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用最严格的制度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筑牢海洋生态安全屏障。

          2017年,《广东省海洋生态红线》获广东省政府正式批复实施,全省海域划定13种类型的海洋生态红线区268个,总面积达18163.98平方千米,全省28.07%近岸海域和35.15%的大陆自然岸线纳入红线管理,全面建立海洋生态安全的基本保障和底线。

          推进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南粤大地上,一出出“碧海银滩还原记”“生态治理翻身仗”正在持续上演。

          盛夏傍晚,珠海香炉湾沙滩游人如织,遍布着前来逐浪、嬉戏、放风筝的身影,海岸上一片欢声笑语。作为珠海的网红地标,香炉湾沙滩平阔,水清沙白,是广东首届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十大范例之一。20世纪90年代起,香炉湾沙滩逐步退化甚至消失。通过修复,香炉湾完成防波堤修建、排水系统改造、沙滩滨海公园建设等工程,一改过去“有岸无滩”的窘境,使得市民的滨海体验从“隔海”变为“融海”,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近年来,广东持续推进实施海岸线整治修复、魅力沙滩打造、海堤生态化、滨海湿地恢复以及美丽海湾建设等海洋生态保护修复“五大工程”。2019年起,广东加大投资力度,连续3年投入共计15亿元用于支持恢复海岸线生态环境等项目。至2020年,广东省整治修复海岸线累计长度491.78千米(含岛岸线)。“十三五”期间,广东建成生态海堤98千米,广州南沙灵山岛海堤、深圳东莞茅洲河海堤、珠海横琴湿地公园海堤、金湾三灶湾海堤……一道道生态海堤扛起了防灾减灾的使命。

          微风轻抚,一座座“海上森林”于潮起潮落中漂浮摇摆。经过有序推进,广东完成红树林整治修复面积1413公顷,大片红树林复绿重生,水鸟鱼蟹纷至沓来,共建立以红树林为主要保护对象的国际重要湿地2处、国家湿地公园6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个、省级自然保护区1个、市县级自然保护区10个,保护区建设数量位居全国第一。

          2012年,广东率先提出建设“十大美丽海湾”构想。2015年,汕头南澳青澳湾、惠州考洲洋、茂名水东湾3个沿海城市试点美丽海湾建设。近年来,广东积极开展“十大最美海滩”“十大美丽海湾”“十大美丽海岛”等评选活动,扎实推进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在2021年全国首批8个美丽海湾优秀案例中,汕头青澳湾、深圳大鹏湾分别荣获优秀案例和提名案例,已成为众多游客钟爱的滨海旅游胜地。

          建设优美和谐生态岛礁从空中俯瞰,一座座海岛犹如翡翠镶嵌在蔚蓝色的海面。如何利用珍贵的海岛资源,是一道重要命题。

          广东交出了独特的答卷。近年来,广东围绕“生态岛礁”理念,着力打造广东“三岛一基地”示范工作。“三岛一基地”各具特色,其中,三角岛致力于打造生态修复利用示范工程,采取“公益﹢旅游”的模式加以利用和修复;龟龄岛打造生态保护与利用示范工程,注重对岛上生态系统的保护;放鸡岛将试点管理方式的探索;石碑山角筹建领海基点教育基地,以国家、省、市三级共建模式,打造公益性旅游项目。

          从一座光秃秃的泥山变为绿岛,每个见过三角岛外观蜕变的人都不由得发出惊呼:“三角岛变化太大了!”20世纪90年代,经过矿石开采后的三角岛千疮百孔、伤痕累累。如今,三角岛已完成沙滩岸线修复总长830米,磊石岸线修复总长约2200米,裸地复绿工程约4万平方米,整岛岸线稳定性得到极大提升。海岛生态监测网全面铺开,海岛监视监测中心基本建成,环岛道路等海岛交通及运输体系不断完善……一座荒芜小岛,变成生机盎然、朝气蓬勃的粤港澳大湾区旅游名片,并走出了一条“生态修复走新路,高水平保护出新彩,高效率利用创精品”的无居民海岛保护利用新路子。

          打赢污染治理攻坚战2022年7月,一份亮眼的海洋生态环境半年成绩单让人眼前一亮。

          2022年春季,广东全省近岸海域水质优良比例为90.8%,在全国排名第五。5年前,全省近岸海域水质优良比例还是85.2%,现如今全省27个入海河流国考断面全面消除劣Ⅴ类,实现入海河流和近岸海域水质同步改善。

          面对人民群众对优美海洋生态环境的需求,广东系统谋划海洋生态污染防治。严抓入海排污口整治,按照分类管控的思路,完成1436个入海排污口核查与分类登记,开展入海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试点。扎实推进海上污染治理,严格监管海水养殖污染和船舶水污染物治理工作,加强入海河流水质和近岸海域生态环境监测,全力推动海上污染治理实时监测预警。

          与此同时,广东加强治污协同作战,省内多个涉海部门先后联合开展“碧海”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专项执法行动,成立粤港海洋环境管理专题小组,创新建立跨境、跨部门海洋执法监管多部门协调配合机制。放眼望去,茅洲河、练江等一批重点流域治理标杆,展示着“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的美丽景象。

          创新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就是将绿水青山的自然价值和生态价值转化为金山银山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的过程。

          近年来,广东充分践行“两山”理念,推进海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实践探索。2021年,广东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悄悄“放大招”。为生态算“身价”、筑“两山”之通途,湛江红树林项目签署首笔5880吨的碳减排量转让协议,为红树林等海洋碳汇生态系统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途径提供了样板,也为鼓励社会资本投入海洋生态保护修复作出了示范。

          随后,2022年广东省南澳县“生态立岛”促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案例,获评自然资源部第三批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典型案例。南澳县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大力推进“蓝色海湾”综合整治修复,实施近零碳排放城镇试点工程,发展海岛生态文体旅产业,走出一条“绿水青山”“碧海蓝天”的海洋生态价值实现之路。

          深圳前海、珠海横琴、汕头南澳、中山翠亨和神湾等第一批“碳达峰”“碳中和”试点示范建设积极推进,深圳首例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替代性修复项目签约,中国珊瑚普查广东站在深圳市大鹏新区启动……南粤海岸线上,一个个大胆创新的故事正在续写。

          

        扫描二维码分享本页面

        快速入口
        党政机关标识
        网站地图 - 关于本站 - 使用帮助 - 联系我们 - 网站调查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承办:自然资源部信息中心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 政府网站标识码:bm16000001京ICP备1804490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799号


        建议使用IE9.0以上浏览器或兼容浏览器,分辨率128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