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中国政府网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动态 > 海洋

        海洋一所新成果助力“延伸期预报”能力提升

        2021-01-15      来源:中国自然资源报     作者:塔娜 周明
        【字号: 】【打印】 【关闭】  分享到:

          随着气象中短期确定性预报和气候概率预测能力持续提高,介于两者之间的10~30天延伸期预报已成为“无缝隙预报”亟待解决的技术难点。依托于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的自然资源部海洋环境科学与数值模拟重点实验室李奎平博士针对10~30天延伸期预报的关键预报因子——大气准双周振荡事件开展了深入研究,在其维持与传播机理方面取得新的科学突破,为提高延伸期预报能力奠定了理论基础。相关成果近日发表在国际知名期刊上。

          热带西北太平洋是大气准双周振荡的活跃区域,夏季由赤道向北传播的准双周振荡事件对东亚季风、热带气旋和持续性极端天气事件等具有显着的调制作用,但准双周振荡在西北太平洋的维持机理尚不清晰。该研究首次揭示了西北太平洋准双周振荡的维持与赤道水汽动力过程的密切联系,并定量评估了海表温度导致的潜热和感热异常对大气湿静力能变化的贡献,指出海洋的该反馈过程对准双周振荡北移的贡献在20%左右。该成果是对西北太平洋准双周振荡维持与传播机理的新认识,为科学评估和改进数值模式模拟能力提供了重要参考。

         

        扫描二维码分享本页面

        快速入口
        党政机关标识
        网站地图 - 关于本站 - 使用帮助 - 联系我们 - 网站调查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承办:自然资源部信息中心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 政府网站标识码:bm16000001京ICP备1804490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799号


        建议使用IE9.0以上浏览器或兼容浏览器,分辨率128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