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的海洋,孕育了生命和文化;寒冷的两极,蕴藏着圣洁和神秘。探索极地,研究极地,对于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之时,西方在南极已探索了一个多世纪。到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考察队还没有踏上过南极洲。1984年,邓小平题词“为人类和平利用南极做出贡献”,吹响了中国“向南极进军”的号角。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1984年11月20日,591名勇士乘船前往南极,开展我国首次南极考察。
自此,中国开启了踏上南极洲、挺进北冰洋、登顶冰穹A的光辉历程。
扬帆起航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便开始酝酿极地考察的组织工作。1977年,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国家海洋局提出“查清中国海、进军三大洋、登上南极洲”的发展目标。
1978年8月,国家海洋局向上级提交了《关于开展南极考察工作请示》,建议成立国家南极考察委员会,组织中国首次南极考察。
受澳大利亚邀请,科学家董兆乾、张青松作为中国代表,于1980年1月抵达南极,参加澳大利亚组织的南极科考。
1981年5月11日,经国务院批准,国家南极考察委员会成立,成员来自国家科委、外交部、国家海洋局等19家单位。1983年5月9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27次会议通过决定,同意我国加入《南极条约》组织。
1983年6月8日,中国以缔约国的身份加入《南极条约》。同年9月,郭琨、司马俊和宋大巧以观察员身份代表中国第一次出席第十二次《南极条约》协商国会议。
当会议讨论到实质性内容或进入表决议程时,会议主席拿起小木槌一敲:“请非协商国的代表退场,到会议厅外喝咖啡。”
会场上的这一“突然袭击”,令中国代表团始料未及。更没想到的是,事后表决的结果也不被告之。只因为中国没有南极考察站,无法成为协商国。
郭琨满腹郁闷,当即立下铮铮誓言:“中国不在南极建成考察站,绝不再参加这样的会议!”
初登南极
1984年10月8日,我国第一支南极考察队正式成立。在考察队出发前,邓小平挥笔写下“为人类和平利用南极做出贡献”的题词。这给予了考察队员极大的信心和鼓励,吹响了“向南极进军”的号角!
1984年11月20日,中国首次南极考察船编队“向阳红10”号远洋科考船和海军“J121”打捞救生船,奔赴万里之遥的南极。历经40天的海上漂泊,12月30日,考察队登上了位于南极洲南设得兰群岛的乔治王岛西部的菲尔德斯半岛,中国人第一次将五星红旗插在了南极洲。
随后,科考队队员顶风冒雪、日夜奋战,仅用时27天就建成了我国第一个南极科考站——长城站,创造了南极考察史上的一个奇迹。
1985年2月20日上午,中国南极长城站落成典礼在大雪纷飞中举行。站区包括两栋360平方米的考察用房、4栋辅助房、1座气象站和4个20米高的通信铁塔。
南极广袤无垠的白色大地上,从此有了中国人的身影。
深入内陆
就1400万平方公里的南极大陆来说,仅仅在西南极南极圈附近开展考察,还远远不够,中国开始谋划在东南极拉斯曼丘陵建立第二个南极考察站。
1988年11月20日,中国第五次南极考察队乘坐“极地”号船出征东南极。1989年2月,考察队完成了建设中山站的光荣使命。当五星红旗升起在中山站上空时,116名队员无不流下激动的泪水,面向北方,遥望祖国,高喊着:“五星红旗已在南极上空飘扬!”
从那年起,队员们留守在中山站越冬。孤独和寒冷考验着他们的意志和决心、能力和水平……持续至今。中山站也成为长年有人值守的考察站。
南极最有科学研究价值的4个点是:极点、冰点、磁点和高点,都在内陆。美国在极点建立了阿蒙森斯科特站,俄罗斯在冰点建立了东方站,法国与意大利在磁点联合建立了迪蒙迪维尔站,只有“不可接近之极”的高点冰穹A在21世纪前没有“主人”。
随着中山站的建成,我国计划在南极内陆腹地开展新的探索:由站区开始,中国人进入南极内陆腹地,逐步探索南极冰盖海拔最高点——冰穹A。
无人到达,新的地域,新的领域,中国开始了新的征程。
1997年1月,第一次进入南极内陆的中国人,驾驶雪地车深入冰盖300公里;1998年,深入冰盖近500公里,钻取到50余米冰芯;1999年1月,深入冰盖1100余公里,钻取百米长冰芯。与此同时,新的研究领域也逐步拓展到南极陨石研究、格罗夫山花岗石研究、内陆冰川研究……
进军北极
在南极考察事业全面展开之际,我国对地球另一端北极的考察也在酝酿之中。
1996年4月,国际北极科学技术委员会在德国不莱梅港市召开会议。以观察员身份参会的陈立奇和秦大河等中国代表为没有资格发言愤愤不平:“作为北半球一个大国的代表,在北极科学组织中竟然没有发言权!”
中国地处北半球,也是环北极8个国家以外地理位置离北极最近的国家。北极的环境、气候直接对中国有影响。北极的事务,中国应当有发言权。
1997年,国家海洋局向国务院建议:“在适当时候,将对北极的研究上升到国家行为,确立北极研究的国家目标。”时任党和国家领导人朱镕基、李岚清、钱其琛、温家宝都在报告上作了批示。很快,国务院正式批准组建国家科考队。
1999年7月1日10时,上海浦东外高桥码头。“雪龙”号极地考察船鸣笛起航,奔赴北极执行首次科学考察。经过白令海奥柳托尔斯基角,穿过白令海峡,进入楚科奇海,“雪龙”船到达北冰洋。首次北极考察成果丰硕,采集了大量数据资料,获得了对北极的直接认识。
2004年,在各方积极努力下,中国北极第一个科学考察站在挪威斯匹次卑尔根群岛的新奥尔松建成并投入使用。经过向全国征集站名,中国首个北极科学考察站定名为“中国北极黄河站”。
跨越发展
进入21世纪,极地考察步入发展快车道,船舶、飞机、雪地车,电话、网络、新站区,不论是交通工具,还是通信工具,装备技术水平都得到大力提升。
南极内陆是科学考察最有价值的地区之一,科学考察的需求越来越迫切,登顶南极冰盖最高点,建立考察站的呼声,更是越来越强烈。
2004年12月12日,中国第21次南极科学考察队13名队员驾驶4辆雪地车,拉着100多吨的物资,开始了中国第4次南极内陆考察。
克服了高寒、缺氧、运输等种种困难,2005年1月18日3时15分,内陆队员最难忘的一刻到来了。他们在距大本营60公里的地方找到了冰穹A最高点,测绘出该点为南纬80°22′00″、东经77°21′11″、海拔4093米。这是人类首次在“人类不可接近之极”印上中国人的足迹。
负责测绘工作的张胜凯难掩激动的泪水:“心里一块石头终于落地了。”
2008年12月18日,中国第25次南极考察队28名内陆队员驾驶着8辆雪地车,再一次向冰穹A进发。这次重点任务是建设我国第一个南极内陆考察站。
在冰天雪地里,建站队员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连续奋战了20天。1月27日,队员们在南纬80°25′01″、东经77°06′58″、高程4087米处,终于建成了我国第一座、世界第六座南极内陆考察站——昆仑站。这标志着我国南极考察实现了从南极大陆的边缘地区向南极内陆关键地区的历史性跨越。
5年后,中国南极泰山站建成竣工,成为中山站和昆仑站之间的中转枢纽站。
2018年2月7日,中国第34次南极考察队员在西南极罗斯海恩克斯堡岛,为第5座南极考察站破土奠基。
2019年10月,在自然资源部党组领导下,中国自主建造的第一艘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雪龙2”号首航南极,开启了“双龙探极”的新时代。
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中国极地考察一步一个脚印地砥砺前行,现已拥有南北极6个考察站以及破冰船队、雪地车队、固定翼飞机,进入全面考察的立体时代。
回首往昔,纵然艰难困苦,依旧继往开来;展望未来,哪怕风险重重,依然义无反顾。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我国正在脚踏实地、昂首阔步地向极地强国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