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中国政府网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动态 > 要闻播报

        幸福地矿,以民心赢得未来
        ——江苏省地矿局改革与发展观察透视之三

        2018-09-29      来源:中国矿业报     作者:蒋郭吉玛
        【字号: 】【打印】 【关闭】  分享到:

          一个人幸不幸福,看脸就知道了。

          从1958年5月在原地质部华东地质局基础上成立江苏省地质局,到现在的江苏省地质矿产勘查局。浩浩荡荡60年,5次机构变迁,走过地勘经济波峰谷底,江苏地矿始终立定稳健发展,逐步壮大。一种“软功夫”,在其中很好地发挥了弘扬道路自信、筑牢精神港湾以及改革发展“调节器、稳定器、放大器”的作用。

          2011年,江苏省地矿局首次在全国地勘系统中提出建设“幸福地矿”,“十三五”时期,江苏省地矿局更将“幸福地矿”列入六大发展战略之一,可见其重要。

          地矿人的幸福是什么?新时代江苏地矿高质量发展的“软实力”在哪里?让我们在改革发展春天里,跟随江苏地矿的幸福脚步,听听他的弦外之音。

          让幸福看得见,摸得着

          几年前,央视开展的“你幸福吗?”大调研,问出了当代中国人对幸福的认知和企盼。

          从“富民强队”发展而来的“幸福地矿”概念,随着时代变迁内涵不断丰富,但从没有离开人性追求真善美这个最朴素的本质。

          “队里职工收入跑赢了房价”“我们单位的小伙子很抢手的,许多人的爱人是老师、医生、公务员”……都说幸福是一种因人而异的感觉,但江苏省地矿局构建的这条幸福之路一点都不虚。看得见,摸得着,让人感觉真真切切,实实在在。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可以说,江苏人理性、务实、认真的特质,不仅体现在发展地勘事业、全力开展公益性地质工作、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上,也体现在“幸福地矿”建设里。

          通过总结近年来发展经验,江苏省地矿局党组掷地有声地说,必须把握稳中求进工作基调不折腾,坚持走循序渐进的改革路径。必须坚持把民生优先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江苏地矿的具体实践,把增强职工福祉作为改革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职工。

          我们先从近五年的“大数据”体会一下——

          幸福是满满的“获得感”:近年来,实现了职工收入稳步增长。2017年,全局在职职工全口径人均收入达12.96万元,同比增加16%。大部分单位基地面貌焕然一新,职工工作环境更加舒心。

          幸福是生活“有保障”:2014-2016年,分41期,安排3400多名一线职工疗休养;近5年来帮扶慰问困难职工780多人次,发放爱心救助金380多万元。

          幸福是对未来“有盼头”:局“十三五”规划提出,到2020年实现职工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经过多年来的创造积累,如今全局已从解决生存压力转为实现更好地发展。如何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更有保障?

          “近年来,我们稳定了队伍,实现了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接下来的重点是要把单位做强做优,在效益、安全、环境、职工切身利益上实现高质量发展。”江苏省地矿局的领导告诉记者。

          让幸福不“虚”,他们不仅用实际行动,更通过建立具体的制度机制作出了自己的回答。该局构建了文明单位创建考核总平台和职工收入刚性考核体系,建立了“江苏地矿爱心救助基金”长效困难帮扶机制,坚持开展常态化送温暖、送清凉、金秋助学和爱心救助活动。

          首先,在职职工享有医疗保障,离退休职工省定政策应保尽保,组织开展一线职工疗休养活动,健康体检制度化、规范化;注重安全保护,围绕年度安全生产工作重点,层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开展安全生产监督检查,筑牢安全生产管理基础;地勘单位基地面貌和职工工作、生活条件显着改善,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其次,进一步完善分配政策,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建立了职工工资正常增长的政策机制,不断提高生产一线和低收入职工的收入水平,实现了职工收入与地矿经济发展的同步增长。

          再次,对局文明单位创建办法和评分细则进行了全面修订,促进考核体系适应发展需求,发挥导向作用。进一步强化底线思维和问题导向,切实做好安全稳定工作。认真办理群众来信来访,把劳动关系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为全局持续健康发展营造和谐稳定的良好环境。

          处处盛开文明花

          “幸福”写在职工收入上,更融在职工文化水平和精神风貌中。

          在江苏省地矿局下属单位中,地质一队获全国文明单位称号,地质三队、地质环境院是江苏省文明单位,地质五队、地质六队还被评为所在地市文明单位,2017年,全局有5家单位荣获局文明单位标兵,3家单位获局文明单位,涌现了一批部省市级先进集体和个人。潘正勤局长说,这是全局2017年“最提气”的大事儿。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是唐代大诗人杜甫对春雨滋养万物的生动描述。这种哲学思想,在江苏省地矿局生根发芽,发扬光大。

          “在政府和老百姓眼里,我们就是镇江的单位。技术中心抢险救灾的事迹,得到了市领导的高度赞扬和镇江市民的高度认可,极大地提高了我们的地方知名度,成为了文明创建最有力的材料。”

          正如采访中地质三队职工谈到的那样,江苏地矿人深刻地认识到,只有在实实在在的工作中为国家、地方创造价值,才能提升社会认同度,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为此,他们确立了“先行、探索、创造、奉献”的新时代江苏地矿精神,作为地质行业“三光荣”精神在江苏地矿的具体体现和生动实践,激励全局职工立足岗位奋发有为。

          当前,竞争既表现为以经济科技为核心的“硬实力”的直接较量,更体现在以文明建设为引领的“软实力”的深度角逐。胸怀发展大局、统筹文明力量,才是顺应时代要求和职工意愿的前进方向。

          全局各队将地矿文化作为单位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新时代地矿精神提供新的血液和养分,并结合自身发展轨迹、业务特色,形成了自己的“单位精神”,同时大力改善职工办公环境,促进职工身心健康。

          地质一队以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这“四同”实现文明创建与业务工作有机融合,形成了党政领导重点抓、创建小组具体抓、全体职工齐参与的良好局面。全队职工对文明创建工作满意度超95%。

          在找矿功勋单位地质四队,全队上下体现出的爱岗敬业令人肃然起敬,地矿精神在这里成为了一种“文化现象”,融进了每个人的血液里。1957年参加工作的马景芬老前辈回忆起毕业前接受毛主席接见时的情景历历在目:“主席说地质工作者是和平时期的游击队员。这句话鼓励了我们几代地质人。实际上,我们地质人员一干就是一辈子。为了找矿,付出多少不在乎,关键是要找到矿。人可以老,但是思维不能老。”

          “在我们单位工作,没有社会上‘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的说法,领导同事对晚辈倾囊相授,因为大家都有个共识——单位好了自己才能更好。”地质五队形成了和谐的上下级关系。

          “我们招聘的时候,都带着新办公大楼的照片,很有用。”水文海洋院建起了达到国家绿色标准的生态办公大楼,全楼依靠地源热泵制冷供暖;职工食堂可容纳300人同时就餐,还提供特色外卖。

          地质六队在整体搬迁到连云港市区后,在新办公大楼旁建起了6栋职工家属楼,在购房上提供补贴,帮助解决职工安家问题……

          在“幸福地矿”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基础上,该局提出在“十三五”时期,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地矿民生,深入开展文明单位创建活动,着力培育地矿文化,致力于打造和谐稳定、奋发有为的地勘队伍。

          营造实现幸福的政治生态

          实践证明,“幸福地矿”这艘航船之所以能在各种风暴、考验中行稳致远,要义在于解放思想,不断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政治生态。

          江苏省地矿局将全面从严治党作为地矿事业发展的坚强政治保证,强化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落实,真正使党的纪律成为管党治党的硬约束;充分发挥巡察督查利剑作用,建立廉政风险防控长效机制;驰而不息改进作风,紧盯“四风”新情况新问题,大兴调查研究之风,要求全局党员领导干部以身作则、以上率下,形成“头雁效应”,以勇担当、敢作为、善作为的工作状态,推动地矿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该局把党的政治建设融入改革发展、领导班子、内部管理、职工队伍、地勘文化建设全过程,保持改革发展各项事业沿着正确方向前行。全局坚持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振奋精气神;采取多种形式推动党的十九大精神进基层、进项目、进机台班组;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坚持全覆盖、常态化、重创新、求实效。

          同时,该局进一步推进干部人事管理创新,出台《关于建立容错纠错机制激励干部改革创新担当作为的实施办法》,为领导干部担当作为、干事创业撑腰鼓劲,开展后备干部队伍调整充实、优秀年轻干部推荐工作,加强局机关工作人员的管理和监督,实施考核工作常态化,激励机关工作人员更好地履职尽责,加强人才招录,打造精干、高效、优质的人才队伍。

          在青年员工的培养和使用方面,他们支持和鼓励年轻人创造性地工作,为其施展才华、创业成才提供支持和保障,在“服务科学发展、建设幸福地矿”的实践中共享人生出彩的机会,共享与时代一起发展和进步的机会。“我本人就是这个平台的受益者,这些对我来说都是幸福的组成部分。”地质五队党办副主任金晶说,通过单位365best官网_365bet日博亚洲_365bet安卓竞聘平台,更多的年轻人有了实现人生理想的机会。

          良好的干群关系是事业长久发展的基础。多年来,全局各队将营造好的政治生态作为本源维护好、发展好。

          “我们队将基层民主与组织意图有机统一,秉持一茬接着一茬干的原则开展民主选举,所有候选人得票都过了半数。”地质六队干部队伍的新老交替是这样完成的。

          地质一队推行“阳光政务”,通过设立队长信箱、意见箱、纪委邮箱,组织“假如我是队长”青年座谈会等多种方式,使广大职工能够为单位的发展建言献策,保障了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不断增强职工的执行力和主人翁意识。

          建家就是建事业

          写好发展新篇章要靠每一个人,每一个人的幸福汇成“幸福地矿”。没有人心齐这个“1”,后面有多少个辛苦拼来的“0”都难免化为空中楼阁。当前,社会转型期职工民主参与的政治诉求和多元化物质文化需求,考验着各级领导的服务理念、领导能力、管理方式。

          在江苏省地矿局“幸福地矿”建设中,最值得一提的是他们在党建和工建领域切实做到了用“改革卷”来答“发展题”。自上而下,全局各单位主动作为,以党建促工建,发挥工会桥梁纽带的作用,科学地、创造性地、与时俱进地开展工作,真正把广大干部职工的心劲儿和士气聚在一起,上下同心,目标一致,提升了职工的幸福感、归属感和政治意识。

          他们始终坚持党管意识形态工作的原则,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组织,把全局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扩大基层党组织覆盖面,注重从生产基层一线、青年知识分子中发展党员;同时注重培养增强适应新时代党建工作发展要求的能力,开展多种形式的党建活动,推动全局党员干部更加自觉地为实现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不懈奋斗。

          在江苏省地矿局,“以职工为中心”绝不是一句空洞口号。

          “地矿事业的发展成就是由地矿职工创造的,成果应该由广大职工共享。”他们在维护职工劳动经济权益的基础上维护好民主政治权利,在做好物质服务和生活服务的同时提供更高水平的精神和文化服务,着力建设一支“开口能说、提笔能写、遇事能办”的工会干部队伍,鼓励大胆实践,交流共享,形成上下联动、左右互动的良好局面。

          他们紧扣新时代职工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需要,进一步转变工会工作思路和方法,在职工最不满意的地方下功夫,播种工会“娘家人”的温暖,以“幸福生活靠奋斗、奋斗本身是幸福”的理念推动和促进广大职工实现体面劳动、舒心工作、全面发展;将“以人为本”理念更多地体现在真诚尊重职工、真心关爱职工、真情帮助职工上,锁定广大职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持续发力、探索创新,真正让职工感受到单位大家庭的温暖。

          家是遇事拉一把,有事能说话的地方。

          江苏省地矿局强化局属单位民主管理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建设,以平等协商集体合同制度建设、推行队务365best官网_365bet日博亚洲_365bet安卓为抓手,将职工民主管理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充分保障广大职工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目前,全局《集体合同》签订率实现100%(基地式管理单位除外)。同时,他们特别关注并着力维护农民工和女职工群体的合法权益,构建了和谐的劳动关系。

          该局实现了服务困难职工全覆盖,困难职工救助不遗漏,开展了“精准”走访职工活动,“急烦愁”的眼前难题即知即办,“老大难”的历史遗留问题用心去办,“可预见”的未来问题主动去办。在高度关注困难职工群体,常态化开展送温暖活动的同时,他们创新帮扶方法和帮扶形式,因人而异,既重物质帮扶、扶贫解困,又重人文关怀、心灵引导,推动全局系统职工在全面实现小康的路上一个不少、一户不落。

          “领导得知我父亲去世、妻子产后生病后,一次性补助我10万元,让我度过了难关。”水文海洋院的夏鹏说,在自己并未主动提出的情况下,单位和领导的及时关怀,对当时刚参加工作便遭遇重大打击的自己来说犹如雪中送炭。多年来,工会“生病住院必访、家有丧事必访、家有突发事必访”的“三必访”制度,在全局各单位得到了很好落实,赢得了职工的真心,搭起了同舟共济的感情基础。

          他们前瞻性地开展了普惠性服务工作调研,转变服务理念,提出服务对象要从以困难职工为重点到面向全体会员转变;服务内容要从以“四季”式帮扶到全天候多元化服务转变;服务方式要从工会“定菜单”向职工“点菜单”转变;服务手段要从以线下活动为主到线上线下相结合转变,建设“指尖上的职工之家”,使广大职工“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进一步得到提升。

          家是感情港湾,更是成长平台。

          他们将工会打造成职工的学习园地、工作舞台、感情港湾、成长平台。各级工会组织广泛开展职工素质提升活动,加强和指导基层文化建设,强化企业文化根基和普惠文化理念。

          该局以企业文化、职工文化建设为引领,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和职工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体育活动;同时,组织开展职工思想状况调研、企业职工党员队伍建设调研等活动,自觉肩负起带领职工群众跟党走的政治责任,充分激发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

          他们还通过眼睛向下、重心下沉,狠抓基层工会组织建设,5年来发展会员2000多人,基层建会率和职工入会率保持两个100%,支持基层“职工之家”建设近15万元;深入开展“会员评家”活动,推进工会工作群众化、民主化、制度化、法治化,让基层工会成为职工有事想得起、办事找得到、有难靠得住的“职工之家”。据了解,全局有3个工会小组被评为全国模范小家;2个基层工会被评为省模范之家,2个工会小组被评为省模范小家;13个基层工会被评为局职工之家、先进工会,42个工会小组并评为局职工小家、先进工会小组。

          好日子在传承中更红火

          什么是地质人的本色?在江苏地矿人身上可以观察到一种共性:无论是在吃着冰冷馒头找矿的年代,还是21世纪的今天,无论身在什么岗位,一个人就是一面旗,他们用责任和行动诠释着奉献的意义,用付出和拼搏赢得尊重,在全情投入深爱的事业中实现人生最大的幸福。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目前,江苏省地矿局万名职工队伍,在职与离退休人员几乎对半开。据记者了解,受地勘经济以及改革影响,这样的人员队伍结构,在全国地勘单位中非常普遍。对此,江苏省地矿局没有“甩包袱”或放任自流,而是对各年龄层的职工出台了针对性的保障激励措施。

          “对希望发挥‘光热’的退休职工,我们将他们返聘到单位担任顾问,或是推荐到高校当老师,这样一来,不仅他们自己开心,而且对单位现在开展工作也很受益。”江苏省地矿局充分尊重离退休职工的意愿,根据地质人“闲不下”的特点,倡导“老有所养、老有所为、老有所乐、老有所教”,实现“退休不褪色”,与时代不脱节、与单位不离心。

          “去哪里?”“工地!”“回来啦?”“回来写报告!”“累不累?”“习惯了。”“看着自己以前参与的项目,如今成为方便千家万户、联通大江南北的枢纽,很幸福。”入职于上世纪90年代的一批地质人顶住了地勘低谷时的离职潮,经历了地质事业“黄金十年”,如今已成长为江苏地矿事业发展中流砥柱,对幸福的感受更像品茶。

          上一代人总担心下一代接不好班。江苏地矿的管理者怎么看?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特点,我们相信年轻人。而且只要加入进这个集体,就一定会转变。”对待年轻人发展,他们秉持关心、理解、造就的工作基调,给干事创业平台,重地矿传承教育;通过组织新招录人员入职教育培训,做好优秀职工、先进分子传帮带,开展贴近时代主题的党政工团活动等多种方式,传递地勘文化、锤炼优良作风、培养职业品德、提升精神境界,让地矿青年快速融入地勘单位,进入角色堪当大任,塑造了一大批既有先进理论又有丰富实践的新一代地质工作者,为改革发展注入充满朝气的强大动力。在这些江苏地矿年轻人身上,少了些同龄人的稚嫩娇气,多了些责任和担当。

          “和前辈们一起工作,不仅学到了方法,更懂得了做人做事的品质。”“世界上没有不辛苦的岗位,我不想因为曾经的过错而懊悔,既然选择地质工作,就是选择了坚守和奋斗,愿在无人走过的路中重新开出一条新路。”“我们到国外开展项目,学习了先进的管理理念和工作意识,并运用到其他项目过程中,把这些记忆强化到了个人、影响到了团队,继而变成单位文化的一部分,最终实现了江苏地矿人综合实力的提升。”这些出自各队年轻人口中的话语,让人对江苏地矿的未来充满了期待。

          幸福在哪里?在职工鼓起来的钱袋子里,在“不让任何一个人掉队”的承诺中,在“青春知进取,共筑中国梦”的新风里,在争取项目自信有力的谈吐中,在一边摩挲着老茧一边露出的羞涩而朴实的笑颜里。

        扫描二维码分享本页面

        快速入口
        党政机关标识
        网站地图 - 关于本站 - 使用帮助 - 联系我们 - 网站调查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承办:自然资源部信息中心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 政府网站标识码:bm16000001京ICP备1804490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799号


        建议使用IE9.0以上浏览器或兼容浏览器,分辨率128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