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中国政府网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动态 > 要闻播报

        别让生态炸弹“上山下乡”

        2016-05-18      来源:中国矿业报     作者:舒天烈
        【字号: 】【打印】 【关闭】  分享到:

          因为一位居民的意外中毒,两个非法倾倒危险废物的排污集团被绳之以法。河北省检察机关日前对相关20人提起公诉,让这一案件时隔一年重回舆论视线。据了解,该案非法倾倒废碱、废酸液的犯罪事实共计102次、3400余吨。河道、农田、荒地无一幸免。

          可以说,这是真正的生态炸弹!即便没有废碱液与废酸液的意外相遇,即便没有驴肉店老板因形成的毒气意外身亡,这样的生态炸弹也很可能会不定期地爆炸,甚至造成更大危害。而值得注意的是,非法倒入下水道的废碱液与废酸液都来自异地。

          近年来,异地倾倒危险废品的污染事故,时有曝光。安徽两县因外省“转移”来的20多吨有毒废料造成大面积土壤污染,浙江企业跨省倾倒近40吨危险废物,江苏企业异地倾倒废物致土壤水源受到重大污染……有关调查显示,这已经是一门生意,从供需联络、发货运货到偷排乱放,不仅形成了一个黑色链条,更形成了一个剧毒产业。

          其实,对于危险废品的处理,从环境保护法到水污染防治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再到各种条例、规章和司法解释,已经有明确规定。如,企业产生了多少危废、有什么危害、要怎么处理,都须向环保部门申报登记;如果转运到外地处理,要有转移联单,需经过转出和转入环保部门批准。危废异地倾倒情况的大量出现,只能说是企业逐利需求强劲,而监管环节却全链条失守。

          值得注意的是,污染的转移,多是从发达地区到不发达地区,从城市地区到农村地区。可以想见,发达地区环境容量有限,对污染限制严格,一些地方和企业千方百计寻找政策缺口,甚至不惜违法违规。在河北省此案中,一家企业竟然是年销售额超万亿元的大型国企;而中西部地区和农村,监管相对松懈,环保意识也相对薄弱,因而让危险废品“上山下乡”,制造出一个个生态炸弹。

          应该说,危险废品倾倒的监管确实有一定困难。生产企业点多面广,转移隐蔽性强,非法倾倒要么发生在“看不见的地下”,要么发生在人迹罕至的地方。然而,办法总比困难多。从源头上加强管理,注意审查危险废品的产量、去向;365best官网_365bet日博亚洲_365bet安卓危险废品产生、运输和经营企业的信息,引入社会力量的监督;加大惩处力度,提高违法成本,建立危废污染责任终身追究制,都能在一定程度上防止生态炸弹的产生。

          关键之处在于,在环保问题上,各地需要形成整体性、大局观,比如异地倾倒危废,来源地需要负起责任,不能因为“不污染我,我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把监管、处置都推给被倾倒的地方。环境是一个整体,没有整体的天朗气清,也难有一地的山清水秀。说到底,在污染面前,没有哪个地方能独善其身。

        扫描二维码分享本页面

        快速入口
        党政机关标识
        网站地图 - 关于本站 - 使用帮助 - 联系我们 - 网站调查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承办:自然资源部信息中心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 政府网站标识码:bm16000001京ICP备1804490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799号


        建议使用IE9.0以上浏览器或兼容浏览器,分辨率128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