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党的十八大以来,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在支撑服务脱贫攻坚方面的总投入达到125.5亿元,走出了一条以找水打井、特色农业、防灾减灾、地质旅游和绿色矿业为主,既解决民生保障突出问题,又助力推动产业发展的“地质调查+”特色扶贫之路。9月21日,自然资源部定点扶贫六县和乌蒙山片区的七位脱贫区群众和扶贫干部代表走进2020年第6次中国地质大讲堂,分别作了精彩报告,讲述了“地质调查+”特色扶贫攻坚克难的奋进历程。
鼎力帮扶情谊深
演讲人:江西省赣州市自然资源局局长 邓海鹰我是一名土生土长的赣南老区子女,也是自然资源扶贫大家庭中的一员,对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长期以来“真金白银倾囊相助,真情真意鼎力扶持”耳闻目睹、深有感触。赣南这块红土地,浸润着中国苦难的历史,革命的荣光,伟大的梦想,也承载着从原地矿部、原国土资源部到自然资源部33年定点扶贫的厚惠深恩!党的十八大以来,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投入资金达6.3亿元,长期对口支援赣州扶贫工作有11家直属单位近百人,有力地推进了赣州脱贫攻坚和振兴发展。2020年4月,赣州四县已正式脱贫摘帽。自然资源系统是扶贫战线的基础和先锋,而扶贫最紧要的是解决安全问题。赣州市地处南方红土丘陵地区,经常发生小型山体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中国地质调查局扶贫队伍针对赣州市地质灾害情况,支持建设了4处专业监测预警示范点,9处群测群防简易监测点,完善了群专结合的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网络,建成了地质灾害防治信息平台,显着地提升赣州市科技防灾减灾水平。赣州不缺水,但缺安全饮水。中国地质调查局找水团队近四年里完成296口地下水探采结合井,解决12万群众安全饮水问题。赣州是红色革命之源,也是土壤富硒之地,矿产富集之都。如何利用好赣南丰富的自然资源,推动赣州市的百姓脱贫致富?中国地质调查局专业队开展土地质量调查过程中慧眼识珠,发现这片红土地潜在经济价值,给赣州人民脱贫带来“硒”望。短短几年内,全市共发现富硒土地面积7453平方公里,提出集中连片特色农业基地232处,涵盖耕地、果园、茶叶、油茶、蔬菜基地等农用地。今年在总书记调研赣州一周年之际,赣州市农用地富硒资源精细调查实现全面覆盖。依托地质调查成果,赣州市富硒产业未来十年规划总投资达25亿元。到2025年,富硒产业年产值将实现400亿元,到2030年将突破1000亿元。赣州矿产资源丰富,但多年开采致部分矿山资源几近枯竭。中国地质调查局以科技创新助力矿产资源开发,提交一批矿产地,新增一批资源量,延长了矿山服务年限,稳定了就业,经济社会效益明显。此外,引导赣州启动地质公园和地质文化村建设,探索乡村振兴新路。赣州获“中国恐龙之乡”称号。兴国县高多村依托特色丹霞地貌,被列入“江西省十大醉美乡村”。于都、宁都依托地热资源发展特色旅游产业。
为有源头活水来
演讲人:江西省兴国县县委副书记、县长 陈黎今年4月26日,兴国正式退出贫困县序列。截至目前,全县147个贫困村已全部退出,综合贫困发生率从18.18%下降到0.57%。回顾兴国与水环中心的情缘,我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谈下自己的感受:第一是炽热情怀,彰显了对革命老区的深情大爱。兴国地处丘陵山区,季节性干旱、季节性缺水严重制约了我们的经济社会发展,饮水安全、用水安全成为脱贫路上难以逾越的障碍。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及水环中心“急人之所急,需人之所需”。2016年底,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水环中心文冬光主任、李铁锋副主任先后赴兴国县精准对接找水需求。2019年9月,陆昊部长再次亲临兴国调研。中国地质调查局情系苏区百姓,高度重视、迅速响应,立即委派我们的老朋友——水环中心重返兴国。多年来,水环中心全体干部职工在各位领导的带领下,不仅在资金和技术上给予我们倾斜,更是带着一份真心实意的感情,帮助兴国解决了结构性供水的突出问题。第二是务实作风,诠释了苏区干部好作风的精髓。四年来,让我们倍加感动和敬佩的是找水团队的敬业奉献精神。工作队成员以80后为主,王新峰同志,在找水突击期间不分昼夜加班二十余天,右眼视力快速下降,检查发现右眼视网膜脱落,但他没有告诉项目组人员,毅然坚持在野外一线两年,直到完成项目工作后,才回北京做手术。龚磊同志,新婚不久,妻子怀孕,他无法照顾。儿子出生后,更是聚少离多。还有,看起来文文弱弱的宋绵小姑娘,常年驻守山里,穿行于赣南的山水之间,日复一日、无怨无悔。水环中心工作队员为实现高效找水目标,融合地质、遥感、物探、钻探等专业,聚焦缺水村组找水方向及找水靶区,通过综合分析判断,确定最佳井位。正是这种多专业、多技术、多方法的深度融合和创新使用,在兴国县实现了缺水区找水的一个又一个突破。第三是丰硕成果,增添了振兴发展的强大动力。从2016年开始,水环中心的各位领导、专家,冒严寒、战酷暑,穿山林、趟溪流,走家串户,深入我县缺水区域开展调研,对全县上百个缺水需求村组进行了逐点踏勘、逐村核实,让扶贫打井成果真正为民所用。水环中心有效解决了我们找水的燃眉之急,为兴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百余处矿泉水点、稀有的锌型矿泉水、锂型矿泉水等,为我们制定产业发展打开了另外一扇窗。找水之恩,永志不忘!那奔涌的泉水不仅是多年坚守呈交的完美答卷,更是镌刻在兴国人民心中没齿难忘的深情厚谊!
红土地升腾新“硒”望
演讲人: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梓山镇镇委副书记 陈聪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是原中央苏区贫困县、也是自然资源部赣南定点县,有建档立卡贫困户2623户11602人,8个“十三五”贫困村、1个深度贫困村。我永远不会忘记,第一次走进梓山富硒蔬菜产业园,看到一排排现代化标准的蔬菜大棚鳞次栉比,大棚内翠绿色的丝瓜挂满藤蔓时激动的心情。在我眼前的,不仅仅是梓山富硒产业发展的图景,更孕育着百姓脱贫致富的未来。我永远不会忘记,这里的富硒土壤,是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为支撑赣南革命老区精准脱贫攻坚,在实施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过程中发现的。正所谓,空有宝山不自知,地调扶贫送宝藏!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南京地质调查中心采用超常规工作方法,以图、文、卡、库、码的“地质+互联网”成果表达方式,给我们提供了看得懂、可直接利用成果资料。县政府基于区位优势、产业基础等多方考虑,决定在梓山镇323国道旁的梓山村、潭头村、下潭村等区域打造万亩富硒绿色蔬菜基地,并将其列入全县现代农业攻坚战重点项目。就这样,总投资约10亿元,以万亩足硒、富硒绿色蔬菜基地为内容的现代农业蔬菜科技产业园,拔地而起。自2017年产业园建立以来,不仅成功实现了梓山地区村民的土地流转,而且让当地没有固定收入的村民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带动全镇尚未脱贫的1135户、3966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成功脱贫致富。潭头村也在2017年提前3年实现了全部整体脱贫。县委、县政府充分利用中国地质调查局发现的富硒土地资源,力争把富硒蔬菜产业打造成“种植规模最大、经济效益最好、利益联结最佳、乡村振兴衔接最优”的支柱富民产业。目前,于都富硒蔬菜已成功“登上”中欧班列,签约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平台,销售市场涵盖了上海、广州、深圳、长沙、香港、澳门等各大城市。产业的发展引领百姓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蔬菜产业园务工的梓山镇岗脑村村民黄五秀曾告诉我:“在家门口就业,既能照顾老人小孩,又能学到技术。”以后,她还想承包一些大棚,让日子越过越好。梓山镇排脑村脱贫户李金禄靠合作社免费提供的蔬菜大棚和政府提供的5万元贴息贷款,种起了西瓜,年收入七八万元。2020年4月26日,于都县正式脱贫摘帽。脱贫摘帽并非终点,而是一个新的起点,我们将继续利用好中国地质调查局送给我们“硒”世资源,为农民增收和乡村建设服务。
打井找水造福学子 铭记党恩报效祖国
演讲人: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峡山小学校长 谢小明这是一个有关峡山小学在脱贫攻坚路上是如何喝上甘泉的故事——于都县峡山小学,坐落在秀美的贡江岸边,共有师生258人,长期以来主要依靠一口浅水井供水。近年来,由于周边居住人口增多,水塘附近的垃圾、杂草等堆积,导致井水浑浊、发臭,严重影响了学校师生的身体健康,能喝上甘冽的清泉也成为大家梦寐以求的事情。终于在今年年初,学校迎来一个好消息。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赣南扶贫队的同志们在疫情刚得到缓解和控制时,第一时间来到于都县,对接今年县里新上报的安全用水需求点,并了解到峡山小学存在这样的难题。4月20日,武汉地调中心扶贫找水团队来到学校,实地查看学校的取水井。随后,我们总能看到扶贫找水团队的邵长生同志和他的伙伴们忙碌的身影。经过一周紧张的工作后,钻机进入学校。4月30日,激动人心的一刻出现了——正当大家好奇地围着隆隆作响的钻机时,高达几米的水柱突然喷涌而出!没想到,短短10天时间,武汉地调中心扶贫找水团队的工作人员就帮峡山小学解决了多年来未曾解决的安全饮水大难题。受疫情影响,峡山小学于5月11日才开学。为了确保在开学当天,返校的师生们就能喝上干净水,找水队的队员们抓时间赶进度,与当地施工队伍联系,紧锣密鼓地安装抽水水泵和铺设供水管网。5月11日,峡山小学如期开学了。听说学校安装了自来水,师生们十分激动,纷纷聚拢到水井旁。当大家试着拧开水龙头时,眼前的一幕令在场的师生们彻底沸腾了——清澈的水流汩汩而出,掬一捧清冽的甘泉晶莹剔透,放到嘴里甜澈心肺。多年的梦想终于成真!孩子们高兴得手舞足蹈!有的老师禁不住流下眼泪。因为用水难的问题,许多年轻老师来校3年多都没能在学校洗过澡,这次终于可以舒舒服服洗了个澡。为了表达全校师生对中国地质调查局以及武汉中心扶贫找水团队的感激之情,作为校长,我和家长代表们一起给钟自然局长写了一封信。没想到钟自然局长在百忙之中给我们回信了,而且还捐赠了453册科普读物及图书来勉励孩子们努力学习。钟局长的牵挂让学校的老师们、学生们备受鼓舞,也使我们更加坚定信念——一定不负重望,把孩子们教育好、培养好,让他们以广大地质工作者为榜样,以建设家乡、回报社会为目标努力学习。
黑土地上生“金”长“银”
演讲人:黑龙江省海伦市自然资源局局长 魏世峰海伦市共有贫困村101个,贫困户15865户33602人,贫困发生率达5.3%,脱贫攻坚任务极其艰巨。几年来,我们全市上下化压力为动力、扬志气为士气,加上定点帮扶单位全力以赴,到去年年底,海伦市脱贫出列贫困村101个,脱贫14442户29361人,贫困发生率降至0.43%以下。今年2月26日,黑龙江省政府常务会议批准海伦市摘帽退出贫困县序列。这一成绩的背后,其中就凝结着自然资源部和中国地质调查局各位领导和广大职工的心血和智慧。贫穷不可怕,找到原因是关键。就在我们一筹莫展的时候,2017年5月,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沈阳地质调查中心多位领导驱车千里来到海伦市,为我们找到了制约农产品经济价值提升的源头,在水土资源调查方面下实功,实施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等工作,查明海伦市耕地100%天然含硒,133.3万亩绿色富硒土地,为海伦市燃起了“硒”望之光。有了富硒特色土地资源和农业开发基地建议,如何开发,如何让老百姓切实受益,这是摆在我们政府面前的又一道难题。这时候,沈阳地调中心送技术上门,通过文、图、卡、库、码的形式建立了土地质量电子档案,将调查信息落到地块,通过互联网将海伦市优质农产品推向全国,为海伦市农业电商发展奠定了基础。有了科技支撑,海伦市成功打造了“龙江富硒第一村——长华村”,建设了“互联网+农业万亩天然富硒水稻示范基地”等多个现代农业示范区。富硒土地的开发利用,切实增加了农民收入,长华村村民孟广义高兴地说:“这么多年我家大豆第一次卖出这么高的价格!”初步尝到了富硒带来的甜头,我们萌生了通过互联网更快更好销售富硒农产品的想法。在沈阳地调中心的技术支持下,2018年11月,海伦市农产品溯源溯质查询服务平台正式建成上线。通过平台可查询富硒农产品产地、品质等信息,坚定了消费者对海伦农产品的信任,一批国家、省级驰名富硒品牌纷纷创立发展,极大提高了“海伦-黑土硒都”的影响力。此番努力真可谓让海伦市富硒黑土地生了“金”长了“银”,截至目前,海伦市拥有绿色食品加工企业21家、有机食品认证企业8家,生产九大类近100个品种的富硒农产品,不但畅销全国,还出口日本、韩国、俄罗斯等国家。富硒农产品开发直接和间接带动农户3355户、涉及11000多人,户均增收6253元。深情回首,在这场史无前例、艰苦卓绝脱贫攻坚战中,海伦市广大干部群众在自然资源部和中国地质调查局等部门的帮扶下,切实解决了近三万贫困人口的脱贫难题,向党中央交上了一份满意答卷。
难忘的日子
演讲人:海南省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长征镇
镇委书记 邵正斌海南省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长征镇,总人口4244户13689人,黎苗族同胞占70%以上。琼中县尽管年降雨量充足,但乡亲们的长期饮用水主要以山泉水、地表水为主,供水量受季节影响,波动性较大。今年,整个海南省都比较干旱,尤其是琼中县,比往年雨季来的晚,到6月份降雨还很稀少,缺水问题较为突出。长期以来,季节性缺水一直是困扰群众饮水的一大难题,直到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扶贫工作组的到来,才得以改变。2020年5月14日,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的齐信、张再天、王晓晗等专家团队到我镇开展扶贫调研,表示要赶紧把季节性缺水这一长期困扰长征镇黎苗群众的难题解决好,为长征镇乡亲们增收致富提供坚强保障。5月22日,是一个令人难忘的日子。在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琼中扶贫突击队的辛苦付出下,长征镇岸山村成功打出一口日出水量超206吨的水井,在出水的那一刻。围观的群众高兴地鼓起掌来,岸山村的王阿婆用手捧起水,喝完之后开心地说:“我活了一辈子,第一次喝到这么清甜的水。”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自从勘查队员在我镇打井以来,他们克服重重困难,有时还带着伤痛继续工作,为了只是让群众早日喝上放心、干净的优质水。有一次,齐信等专家团队在与群众交谈过程中了解到,群众饲养的小龙虾池塘出现溪流断流的现象,池塘饲养的小龙虾也因缺水有部分死亡,群众心急如焚,这可是贫困户们脱贫增收的产业啊!齐信等专家团队在百忙之中,专门来到新平村委会,和村委会主任王京安同志一起到实地勘查,并及时在池塘周边打了一口井,极大缓解了池塘用水问题,看到池塘里又重新灌满了清水,群众们握紧我们勘查队员们的手,激动地说:“太感谢你们了,有了这口井,我们对今年增收又充满了信心。”现如今,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发挥专业优势,在长征镇已经成功打出7口饮用水井,出水量最大机井的日出水量一天737吨,水质为I 类水井有3口,II类水井有4口,同时,打出的这几口水井的水质检测都富含偏硅酸,其中,有4口还含有锶等微量元素,具有较强的商用开发价值,为今后农民增收奠定了基础。这7口饮用水井有效解决了3600多人的饮用水困难和42亩龙虾养殖基地供水需求,仅长征居一口井就解决了场部片区1037户2562名居民的饮用水困难,过去在旱季群众四处肩挑手提找水的现象也成为了历史。
“你们来了,我们安全了”
演讲人:云南省大关县自然资源局 赵雪昭通市大关县位于云贵高原向四川盆地过渡斜坡地带,山高坡陡,灾害频发,是云南省深度贫困县。作为自然资源局的工作人员,我从地质角度汇报一下我县的情况。大关县区域内新构造活动强烈,大于25度坡地面积约943平方公里,很容易发生崩塌、滑坡、泥石流。大关县区现有地质灾害隐患点308处,但受资金和专业技术的限制,这些灾害隐患点监测预警全部依靠群测群防、人工监测,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顺利开展。这些地灾隐患点,犹如悬在大关县群众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时刻威胁着大家的生命财产安全。2012年9月,连续降雨造成大关县悦乐镇安家坪子滑坡隐患点出现长约50米、宽约5厘米的裂缝,33户142人和200余名师生安全受到严重威胁。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调中心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在隐患点安装了4处GPS 监测设备、3套地下水监测设备、1套自动雨量监测设备、2套转孔测斜仪设备,实现了“空-天-地-深”全方位、全天候的远程自动化综合监测与预警,这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人工巡查的压力。2019年7月5日,安家坪子发生持续性降雨,雨量监测发生报警3小时降雨量达到了56.5mm,自然资源部门第一时间将预警信息发送到监测人员手中,为群众撤离避险争取了宝贵的时间。这在以前是根本不可想像的。自从有了监测设备之后,当地群众由衷赞叹:“你们来了,我们安全了。”今年,大关县有9处地质灾害专业监测预警设备安装并投入运行。随着地质灾害专业监测预警系统的完善,大关县地质灾害防范工作将告别单一监测的手段。我县在脱贫攻坚中,由于部分贫困群众居住生活条件恶劣,很难实现就地脱贫,需要实施异地搬迁。如何选址,做到搬得出,稳得住,就需要自然资源人贡献智慧,提供科技支撑。针对这些问题,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调中心发挥专业优势,专门派出技术人员开展重点城镇典型地质灾害调查,查明地质灾害孕灾背景及成灾模式。这其中有铁永波、葛华等20余名技术人员冒着生命危险,爬高山,跨沟壑,顶风冒雨,顺利完成了大关县境内800平方公里1∶5万地质灾害调查工作,为大关县重大地质灾害治理、避让搬迁提供了技术支撑。2017年7月,正值汛期,我接到龙堡村主任的电话,说在峰子岩村民小组,有几户农户的房屋出现墙体开裂。通过排查,发现在农户房屋后的山上出现了裂缝和马刀树,这些都是滑坡缓慢发生的标志。我们当时提出的解决方案是搬迁避让,并且请了中国地质调查局的技术人员帮助选址,同时为受威胁的农户申请了每户两万元的地质灾害搬迁经费。2018年初,峰子岩滑坡隐患点受威胁的12户47人全部实现了搬迁避让。为破解“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难题,大关县建成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50个,全县8796户37681人喜迁新居,搬迁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前路漫漫,虽有荆棘,亦是坦途。5月13日,大关县正式脱贫摘帽。
扫描二维码分享本页面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7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