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互联网是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当前已经渗透到经济社会各个领域,极大提升了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成为世界各国科技、经济、综合国力竞争的焦点和制高点。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高度,从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出发,围绕网络强国建设发表一系列重要论述,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深刻回答了事关网信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我国网络强国建设稳步前行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把握新的生产力和新的发展方向,推动高质量发展
网信事业代表着新的生产力和新的发展方向。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时强调,当今世界,信息技术革命日新月异,对国际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军事等领域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相互促进,互联网已经融入社会生活方方面面,深刻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我国正处在这个大潮之中,受到的影响越来越深。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指出,从社会发展史看,人类经历了农业革命、工业革命,正在经历信息革命。农业革命增强了人类生存能力,使人类从采食捕猎走向栽种畜养,从野蛮时代走向文明社会。工业革命拓展了人类体力,以机器取代了人力,以大规模工厂化生产取代了个体工场手工生产。而信息革命则增强了人类脑力,带来生产力又一次质的飞跃,对国际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军事等领域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网信事业代表着新的生产力和新的发展方向,应该在践行新发展理念上先行一步,围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加快信息化发展,整体带动和提升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发展。
当今世界,信息化发展很快,不进则退,慢进亦退。习近平同志深刻洞察科技经济发展趋势,引领我们紧紧抓住千载难逢的信息革命历史机遇,激发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澎湃动力,培育发展新动能,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如今,我国互联网基础设施加快建设、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核心技术“弯道超车”、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我国狠抓信息产业体系建设,加速推动信息领域核心技术突破,加大对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前沿技术的研究,在量子通信、高性能计算机、5G网络技术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我国多项5G技术方案进入国际核心标准规范,推进速度、质量均位居世界前列。我国积极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引导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各行各业以信息流带动技术流、资金流、人才流、物资流,加快制造业、农业、服务业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云计算、工业互联网成为驱动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动力,大型互联网平台企业持续通过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赋能实体经济,形成一批行业领先的工业互联网平台。1994年,互联网诞生25年后,中国才第一次实现与国际互联网的全功能链接。又过了25年,今天的中国数字经济正在实现“弯道超车”。通过数字基础设施、数字消费者、数字产业生态、数字公共服务、数字科研五方面综合评价数字经济的水平、结构与发展路径,我国在全球排名第二。
尽管国际经济环境复杂多变,特别是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因素增多,但在供给端,信息技术与各行各业的深度融合并未受到阻碍,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得以加速,数字经济带来的发展新动能逐渐壮大,新产品、新业态加速孕育。在需求端,网络购物充分发挥促消费、助转型、保市场等作用,为打通国内经济循环提供了有力支撑。在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中,我国成为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国家。“十四五”时期,我国将强化创新驱动发展,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推动‘两化’深度融合,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激发市场活力,构建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的产业生态。数字经济的发展将催生更多新的经济增长点,不断提高供给端与需求端的匹配度,为扩大国内需求提供规模可观的增量。同时,利用数字经济突破地域界限的优势,继续开拓国际市场、引进优质资源,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让人民群众在信息化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是我们党领导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牢牢抓住信息化发展的历史契机促进经济发展、增进人民福祉,是习近平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推动网信事业发展中的具体体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网信事业发展必须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增进人民福祉作为信息化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人民群众在信息化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网信事业加快释放“数字红利”,推动民生水平再上台阶,亿万人民在共享互联网发展成果上拥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我国加快建设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持续推进信息化服务普及,不断为百姓提供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的信息服务。“互联网+”深入生活,深刻地改变着每个人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互联网+”带动创业热潮,培育新经济业态,催生了新的就业机会和就业方式,自主就业、灵活用工等生机勃发,网约车、快递小哥穿梭在城市的大街小巷;农民们把手机、自拍杆当作“新农具” ,在朋友圈叫卖山货、拍短视频推销农产品、在镜头前直播原生态的乡村生活,城乡人民群众收入水平稳步增加。“互联网+教育”方兴未艾,上课用的电子白板换成了触摸屏;戴上VR眼镜在虚拟平台上做化学实验……5G、VR等智能技术助力课程体系丰富,授课方式创新,推动我国学校教育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提升。此外,“互联网+医疗健康”“互联网+文化”等广泛运用,使公共服务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水平不断提升。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相比城市,农村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是我们的短板。” “要加大投入力度,加快农村互联网建设步伐,扩大光纤网、宽带网在农村的有效覆盖。可以做好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这篇大文章,发展智能制造,带动更多人创新创业;可以瞄准农业现代化主攻方向,提高农业生产智能化、经营网络化水平,帮助广大农民增加收入;可以发挥互联网优势,实施‘互联网+教育’、‘互联网+医疗’、‘互联网+文化’等,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可以发挥互联网在助推脱贫攻坚中的作用,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让更多困难群众用上互联网,让农产品通过互联网走出乡村,让山沟里的孩子也能接受优质教育;可以加快推进电子政务,鼓励各级政府部门打破信息壁垒、提升服务效率,让百姓少跑腿、信息多跑路,解决办事难、办事慢、办事繁的问题,等等。”我国统筹实施网络强国战略与乡村振兴战略,释放数字技术普惠效应,加快农村互联网建设、农村电子商务综合示范基地建设,促进数字经济与乡村振兴密切结合,网络扶贫取得明显成效,农村创新发展活力得以充分激发。目前,贫困村通宽带比例达到97%,纳入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的贫困县网络零售额超过1700亿元。“点单式”播放名师课程、偏远地区的孩子通过在线教育平台可以和北京的老师互动交流……借助互联网,很多乡村学校与发达地区共享优质教育资源,不仅显着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还促进了城乡教育公平。
今天的互联网既是人们获取公共服务的新平台,又是参与社会治理的新平台。“我们要深刻认识互联网在国家管理和社会治理中的作用,以推行电子政务、建设新型智慧城市等为抓手,以数据集中和共享为途径,建设全国一体化的国家大数据中心,推进技术融合、业务融合、数据融合,实现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的协同管理和服务。要强化互联网思维,利用互联网扁平化、交互式、快捷性优势,推进政府决策科学化、社会治理精准化、公共服务高效化,用信息化手段更好感知社会态势、畅通沟通渠道、辅助决策施政。”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随着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发展,社会治理模式正在从单向管理转向双向互动,从线下转向线上线下融合,从单纯的政府监管向更加注重社会协同治理转变。这些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信息技术对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的重要影响。在这一科学思想指引下,我国“互联网+政务服务”深化发展,各级政府依托网上政务服务平台,加强建设线上线下集成融合,全国统一、多级互联的数据共享交换平台,通过“数据多跑路”实现“群众少跑腿”。从“最多跑一次”到“不见面审批”……政务服务创新层出不穷,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当今时代的社会治理是一个多元主体协作的动态过程,各种主体只有在党的领导下通力合作,才能形成社会治理合力。我国利用互联网技术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建设和利用全媒体传播体系,更好地宣传党和政府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思路和举措,更好地把握社会发展情况、畅通沟通渠道,不断提升社会治理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比如,利用全媒体传播体系进一步畅通公共服务供需交流渠道,准确把握人民群众的公共服务需求,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需求。
合力加固网络安全防线,建设充满活力安全清朗的网络空间
利用互联网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让广大人民群众分享信息化的成果,前提是保证网络安全。互联网是社会发展的新引擎,也是国际竞争合作的新高地。因此,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同时,网络安全威胁和风险日益突出,并逐渐向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领域传导渗透。面对这个令世界各国普遍感到棘手的难题,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 “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 “网络安全和信息化是一体之两翼、驱动之双轮,必须统一谋划、统一部署、统一推进、统一实施。做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要处理好安全和发展的关系,做到协调一致、齐头并进,以安全保发展、以发展促安全,努力建久安之势、成长治之业。”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把网络安全提升到国家安全的层面,为推动我国网络安全体系的建立,树立正确的网络安全观指明了方向。
我国高度重视运用法律手段加固网络安全防线,网络安全法治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2016年1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高票通过,成为我国网络安全领域的首部专门法律,为依法治网、化解网络风险提供了法律武器;2017年3月,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民法总则》,明确对个人信息、数据、虚拟财产予以保护;最高法、最高检出台一系列司法解释,阐明相关法律问题;中央网信办、公安部、工信部、文化部等出台多个部门规章,对互联网信息搜索、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等及时依法规范。同时,一批基于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的网络安全技术逐渐成熟,网络安全产品和服务的国际竞争力进一步增强,网络安全产业领跑全球。中国网络空间安全协会等各类新型网络社会组织纷纷成立,“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在多所大学落地,“网络空间安全”成为一级学科,产学研紧密结合,专业人才梯队建设走上快车道。开展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提升全民网络安全意识和防护技能……政府、企业和社会各方齐抓共管,形成了加固网络安全防线的整体合力。
“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网络空间天朗气清、生态良好,符合人民利益。网络空间乌烟瘴气、生态恶化,不符合人民利益。”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我们要本着对社会负责、对人民负责的态度,依法加强网络空间治理,加强网络内容建设,做强网上正面宣传,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人类优秀文明成果滋养人心、滋养社会,做到正能量充沛、主旋律高昂,为广大网民特别是青少年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
我国坚持依法治网,形成党委领导、政府管理、企业履责、社会监督、网民自律等多主体参与,经济、法律、技术等多种手段相结合的综合治网格局,让网络空间既充满活力又安全清朗。出台《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互联网用户公众账号信息服务管理规定》等规范性文件,为依法治网、办网、用网提供基本依据。依法治网、依法办网、依法上网,让互联网在法治轨道上健康运行。组织开展“净网”“剑网”“清源”“护苗”等一系列专项治理行动,有效整治网络乱象。实施“中国好网民工程”“网络媒体走转改”等一批项目,大幅提升公民网络文明素养。
互联网是亿万网民获得信息、交流信息的社会大平台、大空间。网络空间交互式、共享式的信息发布和传播,影响着广大网民的求知途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网民们表达自己对国家、对社会、对工作、对人生的看法形成的舆论场,成为社会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入广泛的社会影响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媒体不断发展,出现了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信息无处不在、无所不及、无人不用,导致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发生深刻变化,新闻舆论工作面临新的挑战。“我们要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加快推动媒体融合发展,使主流媒体具有强大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形成网上网下同心圆,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让正能量更强劲、主旋律更高昂。”宣传思想战线按照“正能量是总要求、管得住是硬道理、用得好是真本事”的总要求守正创新,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不断创新理念、内容、形式、方法、手段,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网上宣传不断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实里走,党的创新理论通过互联网“飞入寻常百姓家”,全国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的思想基础更加坚实。
积极推进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变革,更好造福世界各国人民
虚拟的网络空间,让全世界紧密相连。因为互联网,世界各国人民视野更加开阔,信息充分传递,交流日益深入,生活更加丰富。习近平主席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指出,“纵观世界文明史,人类先后经历了农业革命、工业革命、信息革命。每一次产业技术革命,都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巨大而深刻的影响。现在,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引领了社会生产新变革,创造了人类生活新空间,拓展了国家治理新领域,极大提高了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互联网让世界变成了‘鸡犬之声相闻’的地球村,相隔万里的人们不再‘老死不相往来’。可以说,世界因互联网而更多彩,生活因互联网而更丰富。”在这次会议上,他率先提出推进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变革应坚持尊重网络主权、维护和平安全、促进开放合作、构建良好秩序的原则。他还就共同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提出5点主张:加快全球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互联互通;打造网上文化交流共享平台,促进交流互鉴;推动网络经济创新发展,促进共同繁荣;保障网络安全,促进有序发展;构建互联网治理体系,促进公平正义。在致第五届世界互联网大会贺信中,习近平主席进一步发表了推进全球互联网发展与治理的重要主张。“世界各国虽然国情不同、互联网发展阶段不同、面临的现实挑战不同,但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愿望相同、应对网络安全挑战的利益相同、加强网络空间治理的需求相同。各国应该深化务实合作,以共进为动力、以共赢为目标,走出一条互信共治之路,让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更具生机活力。”习近平总书记洞悉全球互联网发展趋势,为全球互联网发展治理提供了中国方案、贡献了中国智慧,表达了中国同世界各国携手共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真诚愿望,体现了中国让互联网发展成果更好造福世界各国人民的大国担当,得到国际社会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广泛认同,网络主权、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等重要理念日益深入人心。
推进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变革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从《网络空间国际合作战略》的发布,到杭州G20峰会《二十国集团数字经济发展与合作倡议》的签署,从共同推动互联网关键资源管理权完成转移,到积极助推互联网域名地址分配机构的国际化进程,我国不断深化网络空间国际合作,推动世界各国共同搭乘互联网和数字经济发展的快车,在推动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以更自信、更有力的步伐迈向网络强国的中国,将继续同世界各国人民分享互联网发展经验,探索互利共赢互联网发展模式,在造福世界人民中推动人类社会迈向新的更高的发展水平。
(作者系中组部团中央第21批来青博士服务团成员)
扫描二维码分享页面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799号